评论区正在成为情绪化粪池

评论区正在成为情绪化粪池

导言

在互联网发展的长河中
电子公告板系统(BBS)作为评论区最早期的雏形
为用户提供了开放的交流空间。
人们能在特定主题板块下发布信息、展开讨论。
随着博客的兴起
其文章下方的评论功能使互动更具针对性
围绕特定内容的讨论愈发集中。


而社交媒体平台、视频网站以及电商平台的相继崛起,更是极大地推动了评论区的发展。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媒体允许用户对每条动态评论,YouTube 等视频平台为每个视频设置评论区,电商平台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评价商品的空间。评论区从简单的留言功能,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满足了用户表达、交流、分享等多种需求,成为网络社区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日歌曲推荐

互联网世界正在出现严重问题

虚拟世界戾气越来越大

但是如今,评论区正在成为某些人的情绪化粪池现实积压负面情绪的宣泄空间。今天,原本应是理性交流、思想碰撞的评论区,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活力与价值。大量充满戾气、偏激的言论夹杂着脏话和粗俗用语充斥其中,不仅让其他用户望而却步,不愿再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也使得网络社区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观点反而被淹没在负面情绪的洪流里,再难以被发掘和传播。

图片[1]-评论区正在成为情绪化粪池-梦闯の天下

评论区还存在更多问题

千言万语,真假难辨。

然而,评论区所面临的困境远不止沦为负面情绪的宣泄场所这么简单。首先,大量未经核实的信息在流媒体、评论区、自媒体直播等互联网公共场合肆意传播,谣言虚假消息混杂其中,使得真实信息被淹没,网民们再难以获取准确可靠的内容,极大地干扰了正常的「虚拟世界」交流秩序。例如,在一些热点事件的评论区,有人凭借主观臆测编造细节,引发公众误解,对涉事人员、组织、企业带来严重的舆论负担,甚至造成整个社会的不良影响。

粗言粗语,口无遮拦。

其次,部分评论充斥着恶意攻击、辱骂甚至是人身威胁的言论,针对他人外貌、身份、观点等方面进行无端指责和侮辱,有意或无意地破坏和谐友好的交流氛围,这让许多用户因害怕遭受攻击而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严重抑制了多元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这种网络暴力行为不仅伤害了个体,也使得整个网络社区的文明程度大打折扣。

低质泛滥,驱逐良品

再者,评论区的低俗内容泛滥也是一大突出问题。一些用户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发布含有色情、暴力、低级趣味等不良信息的评论,这些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对青少年等群体的成长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也拉低了互联网文化的整体格调。

无差别,无底线。

最后,评论区还充斥着大量无聊的网络烂梗、恶意引战等毫无积极意义的内容。这些用词用语往往是一些被过度使用的或是带有诋毁恶意表述,如:

  • 见到不符合自己观点的就发「典孝急乐蚌赢」等恶意引战词汇;
  • 手机游戏区遇到某群体,不分青红皂白就称呼其为「某某P某孝子」等;
  • 数码科技区「米猴海狗果蛆自适应」等词汇泛滥使用,无差别攻击不合自己观点的评论;
  • ……

它们在评论区中频繁出现,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交流秩序和环境。许多用户为了跟风或博取关注,不管评论环境、语境是否符合其用词原本的意义,就大量使用这些烂梗,使得评论区充斥着谩骂和无聊的言论,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和价值。这种现象不仅降低了评论区的交流质量,还可能导致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受到不良影响,影响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价值观形成。此外,一些网络烂梗还可能包含恶意攻击、侮辱等负面内容,进一步破坏了网络社区的和谐氛围。

图片[2]-评论区正在成为情绪化粪池-梦闯の天下

问题的根源来自哪里?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营造的。

互联网的匿名性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就带有匿名性,即使是注册任何平台都需要绑定手机号甚至身份证的今天,两个完全陌生的网民也无法通过对方的网络帐号来判断对方是谁;更不用说一个人可能还持有一个网站的多个帐号。这使得只要情况不严重,用户在发表言论时就几乎无需承担现实中的责任,从而肆无忌惮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不顾及对他人的影响。这是互联网原生带有的隐患。

社会快生活节奏

另一方面,自 2000 年以来,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学习中可能会承受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学业、事业或生活。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诸多负面情绪,这些人回到家打开电脑或手机后,互联网就成为了他们宣泄的出口。评论区更是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便捷的场所——简单便捷、几乎没有审核。在这部分人群中,部分人精神文明建设相对不足,素质教育也存在欠缺;这使得他们在评论时往往口无遮拦,完全忽视其他评论者的观点,对所有正在讨论问题的网民进行一番不分青红皂白的“狂轰滥炸”。

越来越低的上网门槛

随着 2000 年后中国的腾飞,中文互联网持续蓬勃发展;互联网的全国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1997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仅为 62 万人,当时的全国人口已经达到十一亿人之多,互联网普及率不足 0.01

图片[3]-评论区正在成为情绪化粪池-梦闯の天下

正是由于以上两个主要原因,互联网的戾气才如此的重。然而,如果任由评论区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网络社区生态将进一步恶化,用户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原本开放、包容的交流氛围消失殆尽。对于互联网产品本身而言,评论区的价值将被彻底否定,产品的用户体验也会大打折扣,最终影响到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

无可救药了吗?

不是。及时救治,互联网还有救。

屏蔽词功能的完善与推广

各大自媒体视频平台目前基本已配备弹幕系统,而其中哔哩哔哩等平台更是为弹幕添加了屏蔽词、正则屏蔽功能,让用户可以自行设置以保持相对纯净的观看视频空间。这个功能高效、有用,我们可以把「屏蔽词」功能添加到几乎所有

1. 平台屏蔽词功能的扩展:建议各互联网平台,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流标题、搜索推荐、商品/店铺名称、标签、文章标题、有声书标题以及直播等存在社交和信息交流功能的板块,都应尽快添加屏蔽词功能。这不仅有助于用户自主过滤不感兴趣或低质量的内容,还能有效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提升整体网络环境的健康度。

2. 用户自主屏蔽词的便捷性:平台不应过度依赖敏感词过滤来阻止用户发布内容,这样不仅会因为屏蔽了某些敏感词的谐音词而导致正常用户难以交流、闹出「黑夜总会过去,光明才是永恒的。」被敏感词系统识别成「黑夜总会过去,光明才是永恒的。」这种笑话,还会加重平台服务器负担、审核运维人员的负担。赋予用户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通过屏蔽词、正则屏蔽功能屏蔽一些特定的词汇或短语,从而定制自己的浏览体验。这种个性化的设置不仅能提高用户的满意度,还能减少因平台过度干预而引发的用户反感,同时这种功能的实现也非常简单,仅仅只需在 ajax 加载信息流前进行检查关键字而已,这个功能甚至可以放在端侧实现,减少服务器负载。

3. 屏蔽词库的自动更新与共享:为了提高屏蔽词功能的效率,平台可以每隔一段时间自动将超过2/3该时间阶段内活跃时长超过2/3总时段的用户的共同或相近屏蔽词导入到默认屏蔽词库中;或者也可以采用用户主动选择性向平台词库提交个人屏蔽词库,以避免自动上传带来的隐私问题。同时,定期自动清理已经长期消失在大多数用户屏蔽词库中的词,避免最后陷入「无话可说」的地步。这样,新注册的用户可以直接开启这些平台默认屏蔽词,无需重复设置,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其他辅助措施

1. 强化用户教育与引导:平台应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和引导,提高用户对网络文明的认识和重视。通过设置话题、提问等方式,鼓励用户发表积极向上的评论,同时对违规用户进行警告或封禁,以维护评论区的秩序。

2. 交流礼仪考核:可以效仿采纳早期哔哩哔哩和 AcFun 的入站答题功能,允许所有用户直接观看,但若需要参与评论,需要通过「弹幕评论礼仪」的基础交流礼仪检测,同时对一些长期发表恶意言论而被举报的用户,取消或限制他们发表评论、弹幕甚至文章的权限,直至他们重新参加考核通过验证。虽然这可能会降低评论和弹幕数量,但却可以让平台有效保证评论区、弹幕区的纯净。

3. 优化评论区管理机制:平台建立一套完善的评论区管理机制,包括自动过滤系统、人工审核与干预、互动与激励机制以及举报与反馈机制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低质量评论的出现,提升评论区的整体素质。

4. 建立举报与反馈渠道:平台应提供便捷的举报功能,让用户可以轻松举报违规评论。同时,建立专门的反馈渠道,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评论区管理。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评论区的素质,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有序的网络环境。

图片[4]-评论区正在成为情绪化粪池-梦闯の天下

参考信息

封面图源

© 梦闯

    © 版权声明
    THE END
    分享和支持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留下评论,见证当下。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快捷回复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